中国养生康养行业迎爆发式增长,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2万亿元
清晨的河南许昌鄢陵县唐韵康养小镇,鸟鸣声中,几名游客在仿古四合院中练习八段锦。
“没想到,这个县城里还藏着‘世外桃源’。”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张瑞君带着全家来到这里康养旅居。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各地上演。

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意识提升,中国养生康养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。预计到2025年,中国康养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3%以上。
01 行业规模: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
养生康养产业在中国已成为新兴战略性产业。自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发布以来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
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专项资金,如北京市计划2025年健康产业规模达1.2万亿元。监管优化方面,药品集采、创新药审批加速,2023年国产创新药注册数量同比增长70%。
中国大健康总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0万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%。其中康养板块表现尤为突出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.5-12万亿元。
02 驱动因素:老龄化社会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
老龄化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。截至2024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.9亿,占总人口的20.7%。
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,预计到2025年,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大关,占比超过21%。
消费升级则为行业提供了另一增长引擎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,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转变。
健康不再是简单的“不生病”,而是追求全方位的身心愉悦和生活品质。消费者对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品质、个性化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03 多元业态:中医药康养、康养旅游、医疗康养三足鼎立
康养产业呈现多领域跨界融合特征。从市场结构看,中医药康养、康养旅游、医疗康养占据市场前三甲,份额分别为19%、11%、10%。
中医药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强调“治未病”的理念,注重通过调养身体、平衡阴阳、顺应自然来预防疾病、延年益寿。
康养旅居是一种融合了健康养生与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,正在各地发展壮大,既为游客提供了文旅新体验,也为地方培育了经济增长点。
医疗康养结合现代医疗技术,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。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,引进超470种国际创新药械,园区内36家医疗机构覆盖医美等七大专科。
04 健康益处:从疾病预防到延缓衰老,养生康养多重功效
养生康养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。中医养生以“天人合一”为核心思想,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,只有顺应四时变化、调节情志、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,才能保持身心健康。
具体来说,养生康养主要有以下健康好处:

05 科技赋能:AI穿戴设备应用率达34.3%,智慧养老成新趋势
科技创新正为传统养生康养行业注入新活力。AI穿戴设备应用率达34.3%,远程诊疗、机器人服务加速普及,AI和大数据推动康复治疗等领域技术革新。
日本由于人力资源短缺,从2013年开始就不再建设养老院,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科技养老上。通过科技的技术实现远程监测、家政服务呼叫、定时定位等服务,在全日本国构建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。
类似探索在中国也正在进行。今天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将近100家从事了养老产业,其中智慧养老占到17%。
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医疗健康领域,腾讯医疗AI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达97%,覆盖超1000家医院;可穿戴设备方面,华为、苹果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功能渗透率超30%。

06 区域实践:三地康养模式脱颖而出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
中国各地正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康养产业。河南许昌鄢陵县依托花木产业优势发展森林康养,全县有花木基地52万亩,主产区林木覆盖率达80%。
2020年6月,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公布,鄢陵县入选。去年,鄢陵县森林康养产业产值156.1亿元,占全县GDP的38.8%。
海南琼海博鳌镇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医疗旅游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基本实现医疗技术、装备、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“三同步”,可率先使用国际创新、国内未上市的药品器械和特许食品。
四川攀枝花贤家村则凭借气候条件成为“康养亿元村”。全村从事康养产业的农户400余户,单日最大接待能力达1.5万人。
村里正发力开拓夏季康养市场,用美食、美景和更加细致的服务吸引游客9。
07 挑战与瓶颈:行业壁垒仍存,用户体验有待提升
尽管发展前景广阔,康养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。产业仍处于“离散发展”状态,存在行业界定模糊、市场不规范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。
用户对康养服务满意度不足,主要痛点为费用高、项目同质化、效果不达预期,超半数用户认为市场需进一步规范。
数据壁垒也是核心挑战之一。医疗数据孤岛化,跨机构共享率不足20%;人才缺口方面,AI医疗复合型人才缺口超50万;支付瓶颈方面,商业健康险渗透率仅7%,低于发达国家30%水平。

08 未来展望:个性化医疗与产业融合将成主流
未来,养生康养行业将向个性化、数字化、国际化方向发展。个性化医疗日益重要。基因检测领域,华大基因年检测量超1000万例,成本降至500元/次;慢病管理方面,腾讯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用户超200万,AI个性化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40%。
产业融合成为主要趋势。地产+康养方面,万科、保利布局养老社区,2025年床位供给超500万张;保险+健康管理方面,泰康“保险+医养”模式,用户续保率提升至85%。
太阳城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。它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,目前生活着1.7万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。
佛罗里达州一年有300多天是晴天,阳光明媚,干燥少雨,特别适合老年人生活。在太阳城里,所有服务内容全部是为老年人定制的。
这种模式正在中国落地生根。泰康人寿、万科等企业都在模仿太阳城模式,打造中国的康养社区。
未来十年内,康养产业在中国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。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,这个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与变革。